过拟合(overfitting)是指在模型参数拟合过程中的问题,由于训练数据包含抽样误差,训练时,复杂的模型将抽样误差也考虑在内,将抽样误差也进行了很好的拟合。具体表现就是最终模型在训练集上效果好,而在测试集上的效果很差,模型的泛化能力比较弱。
那为什么要解决过拟合现象呢?这是因为我们拟合的模型一般是用来预测未知的结果(不在训练集内),过你个虽然在训练集上效果很好,但在实际使用时(测试集)效果很差。同时,在很多问题上,我们无法穷尽所以状态,不可能将所有情况都包含在训练集上。所以,必须要解决过拟合问题。
之所以过拟合在机器学习中比较常见,就是因为机器学习算法为了满足尽可能复杂的任务,其模型的拟合能力一般远远高于问题复杂度,也就是说,机器学习算法有“拟合出正确规则的前提下,进一步拟合噪声”的能力。
过拟合主要是有两个原因造成的:数据太少+模型太复杂。所以,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合适复杂度的模型来防止过拟合问题,让其足够拟合真正的规则,同时又不至于拟合太多抽样误差。
通过上图可以看出,随着模型训练的进行,模型的复杂度会增加,此时模型在训练数据集上的训练误差会逐渐减小,但是在模型的复杂度达到一定程度时,模型在验证集上的误差反而随着模型的复杂度增加而增大。此时便发生了过拟合,即模型的复杂度升高,但是该模型在除训练集之外的数据集上却不work。
为了防止过拟合,我们需要用到一些方法,如下所示:
一、获取更多的数据
所有的过拟合无非就是训练样本的缺乏和训练参数的增加。一般要想获得更好的模型,需要大量的训练参数,这也是为什么CNN网络越来越深的原因之一,而如果训练样本缺乏多样性,那再多的训练参数也毫无意义,因为这造成了过拟合,训练的模型泛化能力相应也会很差。大量数据带来的特征多样性有助于充分利用所有的训练参数。
在数据挖掘领域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,“有时候往往拥有更多的数据胜过一个好的模型”。因为我们在使用训练数据训练模型,通过这个模型对将来的数据进行拟合,而在这之间又一个假设便是,训练数据与将来的数据是独立同分布的。即使用当前的训练数据来对将来的数据进行估计与模拟,而更多的数据往往估计与模拟地更准确。因此,更多的数据有时候更优秀。但是往往条件有限,如人力物力财力的不足,而不能收集到更多的数据,如在进行分类的任务中,需要对数据进行打标,并且很多情况下都是人工得进行打标,因此一旦需要打标的数据量过多,就会导致效率低下以及可能出错的情况。所以,往往在这时候,需要采取一些计算的方式与策略在已有的数据集上进行手脚,以得到更多的数据。通俗得讲,数据扩增即需要得到更多的符合要求的数据,即和已有的数据是独立同分布的,或者近似独立同分布的。
如何获取更多的数据,一般有以下几个方法:
- 1)从数据源头获取更多数据:这个是容易想到的,例如物体分类,我就再多拍几张照片好了;但是,在很多情况下,大幅增加数据本身就不容易;另外,我们不清楚获取多少数据才算够;
- 2)根据当前数据集估计数据分布参数,使用该分布产生更多数据:这个一般不用,因为估计分布参数的过程也会代入抽样误差。
- 3)通过一定规则扩充数据,即数据增强(Data Augmentation)。如在物体分类问题里,物体在图像中的位置、姿态、尺度,整体图片明暗度等都不会影响分类结果。我们就可以通过图像平移、翻转、缩放、切割等手段将数据库成倍扩充,以下为具体的方案:
二、使用合适的模型
2.1 限制权值 Weight Decay
常用的weight decay有L1和L2正则化,L1较L2能够获得更稀疏的参数,但L1零点不可导。在损失函数中,weight decay是放在正则项(regularization)前面的一个系数,正则项一般指示模型的复杂度,所以weight decay的作用是调节模型复杂度对损失函数的影响,若weight decay很大,则复杂的模型损失函数的值也就大。
L1和L2正则化是很重要的过拟合方法,后边专门用一篇文章来讲。
2.2 训练时间 Early stopping
提前停止其实是另一种正则化方法,就是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,一次迭代之后计算各自的错误率,当在验证集上的错误率最小,在没开始增大之前停止训练,因为如果接着训练,训练集上的错误率一般是会继续减小的,但验证集上的错误率会上升,这就说明模型的泛化能力开始变差了,出现过拟合问题,及时停止能获得泛化更好的模型。如下图(左边是训练集错误率,右图是验证集错误率,在虚线处提前结束训练):
Early stopping方法的具体做法是,在每一个Epoch结束时(一个Epoch集为对所有的训练数据的一轮遍历)计算validation data的accuracy,当accuracy不再提高时,就停止训练。这种做法很符合直观感受,因为accurary都不再提高了,在继续训练也是无益的,只会提高训练的时间。那么该做法的一个重点便是怎样才认为validation accurary不再提高了呢?并不是说validation accuracy一降下来便认为不再提高了,因为可能经过这个Epoch后,accuracy降低了,但是随后的Epoch又让accuracy又上去了,所以不能根据一两次的连续降低就判断不再提高。一般的做法是,在训练的过程中,记录到目前为止最好的validation accuracy,当连续10次Epoch(或者更多次)没达到最佳accuracy时,则可以认为accuracy不再提高了。此时便可以停止迭代了(Early Stopping)。这种策略也称为“No-improvement-in-n”,n即Epoch的次数,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取,如10、20、30。
在神经网络中,对于每个神经元而言,其激活函数在不同的区间的性能是不同的:
当网络权值较小时,神经元的激活函数工作在线性区,此时神经元的拟合能力较弱(类似线性神经元)。有了以上共识之后,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训练时间(early stopping)有用:因为我们在初始化网络的时候一般都是初始为较小的权值。训练时间越长,部分网络权值可能越大。如果我们在合适时间停止训练,就可以将网络的能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。
2.3 网络结构
这个很好理解,减少网络的层数、神经元个数等均可以限制网络的拟合能力。
2.4 增加噪声
给网络加噪声也有很多方法:
2.4.1 在输入中加噪声
噪声会随着网络传播,按照权值的平方放大,并传播到输出层,对误差 Cost 产生影响。推导直接看 Hinton 的 PPT 吧:
在输入中加高斯噪声,会在输出中生成$\sum_i\sigma _i^2w_i^2$的干扰项。训练时,减小误差,同时也会对噪声产生的干扰项进行惩罚,达到减小权值的平方的目的,达到与L2 regularization类似的效果(对比公式)。
2.4.2 在权值上加噪声
在初始化网络的时候,用0均值的高斯分布作为初始化。Alex Graves 的手写识别 RNN 就是用了这个方法:
Graves, Alex, et al. “A novel connectionist system for unconstrained handwriting recognition.”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31.5 (2009): 855-868.
- It may work better, especially in recurrent networks (Hinton)
2.4.3 对网络的响应加噪声
如在前向传播过程中,让某些神经元的输出变为 binary 或 random。显然,这种有点乱来的做法会打乱网络的训练过程,让训练更慢,但据 Hinton 说,在测试集上效果会有显著提升 (But it does significantly better on the test set!)。
三、结合多种模型
简而言之,训练多个模型,以每个模型的平均输出作为结果。
从 N 个模型里随机选择一个作为输出的期望误差$<[(t-y_i)]^2>$ ,会比所有模型的平均输出的误差$<[(t-\bar{y})]^2>$大:
大概基于这个原理,就可以有很多方法了。
3.1 Bagging和Boost
简单理解,就是分段函数的概念:用不同的模型拟合不同部分的训练集。以随机森林(Rand Forests)为例,就是训练了一堆互不关联的决策树。但由于训练神经网络本身就需要耗费较多自由,所以一般不单独使用神经网络做Bagging。
bagging和boosting详细可见机器学习算法系列(6):AdaBoost
3.2 Dropout
正则是通过在代价函数后面加上正则项来防止模型过拟合的。而在神经网络中,有一种方法是通过修改神经网络本身结构来实现的,其名为Dropout。该方法是在对网络进行训练时用一种技巧(trick),
Dropout是hintion最近2年提出的,源于其文章Improving neural networks by preventing co-adaptation of feature detectors.中文大意为:通过阻止特征检测器的共同作用来提高神经网络的性能。
在训练时,每次随机(如50%概率)忽略隐层的某些节点;这样,我们相当于随机从$2^H$个模型中采样选择模型;同时,由于每个网络只见过一个训练数据(每次都是随机的新网络),所以类似 bagging 的做法,这就是我为什么将它分类到「结合多种模型」中;
此外,而不同模型之间权值共享(共同使用这 H 个神经元的连接权值),相当于一种权值正则方法,实际效果比 L2 regularization 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