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ee Will

Java学习笔记(2):类与对象

一、类的定义及其实例化

类必须先定义才能使用。类是创建对象的模板,创建对象也叫类的实例化。

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Java中类的定义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public class Dog{
String name;
int age;
void bark(){ // 汪汪叫
System.out.println("汪汪,不要过来");
}
void hungry(){ // 饥饿
System.out.println("主人,我饿了");
}
}

对示例的说明:

  • public 是类的修饰符,表明该类是公共类,可以被其他类访问。修饰符将在下节讲解。
  • class 是定义类的关键字。
  • Dog 是类名称。
  • name、age是类的成员变量,也叫属性;bark()、hungry() 是类中的函数,也叫方法。

一个类可以包含以下类型变量:

  • 局部变量:在方法或者语句块中定义的变量被称为局部变量。变量声明和初始化都是在方法中,方法结束后,变量就会自动销毁。
  • 成员变量:成员变量是定义在类中、方法体之外的变量。这种变量在创建对象的时候实例化(分配内存)。成员变量可以被类中的方法和特定类的语句访问。
  • 类变量:类变量也声明在类中,方法体之外,但必须声明为static类型。static 也是修饰符的一种,将在下节讲解。

1.1 构造方法

在类实例化的过程中自动执行的方法叫做构造方法,它不需要你手动调用。构造方法可以在类实例化的过程中做一些初始化的工作。

构造方法的名称必须与类的名称相同,并且没有返回值。

每个类都有构造方法。如果没有显式地为类定义构造方法,Java编译器将会为该类提供一个默认的构造方法。

下面是一个构造方法示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public class Dog{
String name;
int age;
// 构造方法,没有返回值
Dog(String name1, int age1){
name = name1;
age = age1;
System.out.println("感谢主人领养了我");
}
// 普通方法,必须有返回值
void bark(){
System.out.println("汪汪,不要过来");
}
void hungry(){
System.out.println("主人,我饿了")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 arg[]){
// 创建对象时传递的参数要与构造方法参数列表对应
Dog myDog = new Dog("花花", 3);
}
}

运行结果:

1
感谢主人领养了我

说明:

  • 构造方法不能被显示调用。
  • 构造方法不能有返回值,因为没有变量来接收返回值。

    1.2 创建对象

    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,创建对象的过程也叫类的实例化。对象是以类为模板来创建的。

在Java中,使用new关键字来创建对象,一般有以下三个步骤:

  • 声明:声明一个对象,包括对象名称和对象类型。
  • 实例化:使用关键字new来创建一个对象。
  • 初始化:使用new创建对象时,会调用构造方法初始化对象。

例如:

1
2
Dog myDog; // 声明一个对象
myDog = new Dog("花花", 3); // 实例化

也可以在声明的同时进行初始化:

1
Dog myDog = new Dog("花花", 3);

1.3 访问成员变量和方法

通过已创建的对象来访问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,例如:

1
2
3
4
5
6
//实例化
Dog myDog = new Dog("花花", 3);
// 通过点号访问成员变量
myDog.name;
// 通过点号访问成员方法
myDog.bark();

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如何访问成员变量和方法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public class Dog{
String name;
int age;
Dog(String name1, int age1){
name = name1;
age = age1;
System.out.println("感谢主人领养了我");
}
void bark(){
System.out.println("汪汪,不要过来");
}
void hungry(){
System.out.println("主人,我饿了")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 arg[]){
Dog myDog = new Dog("花花", 3);
// 访问成员变量
String name = myDog.name;
int age = myDog.age;
System.out.println("我是一只小狗,我名字叫" + name + ",我" + age + "岁了");
// 访问方法
myDog.bark();
myDog.hungry();
}
}

运行结果:

1
2
3
4
感谢主人领养了我
我是一只小狗,我名字叫花花,我3岁了
汪汪,不要过来
主人,我饿了

二、Java访问修饰符

Java 通过修饰符来控制类、属性和方法的访问权限和其他功能,通常放在语句的最前端。例如:

1
2
3
4
5
6
7
8
9
public class className {
// body of class
}
private boolean myFlag;
static final double weeks = 9.5;
protected static final int BOXWIDTH = 42;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uments) {
// body of method
}

Java 的修饰符很多,分为访问修饰符和非访问修饰符。本节仅介绍访问修饰符,非访问修饰符会在后续介绍。

访问修饰符也叫访问控制符,是指能够控制类、成员变量、方法的使用权限的关键字。

在面向对象编程中,访问控制符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,可以使用它来保护对类、变量、方法和构造方法的访问。

Java支持四种不同的访问权限:

修饰符 说明
public 公有的,对所有类可见
protected 受保护的,对同一包内的类和所有子类可见
private 私有的,在同一类内可见
默认的 在同一包内可见。默认不使用任何修饰符

2.1 public:公有的

被声明为public的类、方法、构造方法和接口能够被任何其他类访问。

如果几个相互访问的public类分布在不同的包中,则需要导入相应public类所在的包。由于类的继承性,类所有的公有方法和变量都能被其子类继承。

下面的方法使用了公有访问控制:

1
2
3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uments) {
// body of method
}

Java程序的main() 方法必须设置成公有的,否则,Java解释器将不能运行该类。

2.2 protected:受保护的

被声明为protected的变量、方法和构造方法不能被同一个包中的任何其他类访问,也不能够被不同包中的子类访问。

protected访问修饰符不能修饰类和接口,方法和成员变量能够声明为protected,但是接口的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不能声明为protected。

子类能访问protected修饰符声明的方法和变量,这样就能保护不相关的类使用这些方法和变量。

下面的父类使用了protected访问修饰符,子类重载了父类的bark()方法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public class Dog{
protected void bark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汪汪,不要过来");
}
}
class Teddy extends Dog{ // 泰迪
void bark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汪汪,我好怕,不要跟着我");
}
}

如果把bark()方法声明为private,那么除了Dog之外的类将不能访问该方法。如果把bark()声明为public,那么所有的类都能够访问该方法。如果我们只想让该方法对其所在类的子类可见,则将该方法声明为protected。

2.3 private:私有的

私有访问修饰符是最严格的访问级别,所以被声明为private的方法、变量和构造方法只能被所属类访问,并且类和接口不能声明为private。

声明为私有访问类型的变量只能通过类中公共的Getter/Setter方法被外部类访问。

private访问修饰符的使用主要用来隐藏类的实现细节和保护类的数据。

下面的类使用了私有访问修饰符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public class Dog{
private String name;
private int age;
public String getName() {
return name;
}
public void setName(String name) {
this.name = name;
}
public int getAge() {
return age;
}
public void setAge(int age) {
this.age = age;
}
}

例子中,Dog类中的name、age变量为私有变量,所以其他类不能直接得到和设置该变量的值。为了使其他类能够操作该变量,定义了两对public方法,getName()/setName() 和 getAge()/setAge(),它们用来获取和设置私有变量的值。

this 是Java中的一个关键字,接下来会讲到。

在类中定义访问私有变量的方法,习惯上是这样命名的:在变量名称前面加“get”或“set”,并将变量的首字母大写。例如,获取私有变量 name 的方法为 getName(),设置 name 的方法为 setName()。这些方法经常使用,也有了特定的称呼,称为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。

2.4 默认的:不使用任何关键字

不使用任何修饰符声明的属性和方法,对同一个包内的类是可见的。接口里的变量都隐式声明为public static final,而接口里的方法默认情况下访问权限为public。

如下例所示,类、变量和方法的定义没有使用任何修饰符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class Dog{
String name;
int age;
void bark(){ // 汪汪叫
System.out.println("汪汪,不要过来");
}
void hungry(){ // 饥饿
System.out.println("主人,我饿了");
}
}

2.5 访问控制和继承

请注意以下方法继承的规则:

  • 父类中声明为public的方法在子类中也必须为public。
  • 父类中声明为protected的方法在子类中要么声明为protected,要么声明为public。不能声明为private。
  • 父类中默认修饰符声明的方法,能够在子类中声明为private。
  • 父类中声明为private的方法,不能够被继承。

2.6 如何使用访问控制符

访问控制符可以让我们很方便的控制代码的权限:

  • 当需要让自己编写的类被所有的其他类访问时,就可以将类的访问控制符声明为 public。
  • 当需要让自己的类只能被自己的包中的类访问时,就可以省略访问控制符。
  • 当需要控制一个类中的成员数据时,可以将这个类中的成员数据访问控制符设置为 public、protected,或者省略。

三、Java变量的作用域

在Java中,变量的作用域分为四个级别:类级、对象实例级、方法级、块级。

  • 类级变量:又称全局级变量或静态变量,需要使用static关键字修饰,你可以与 C/C++ 中的 static 变量对比学习。类级变量在类定义后就已经存在,占用内存空间,可以通过类名来访问,不需要实例化。
  • 对象实例级变量:就是成员变量,实例化后才会分配内存空间,才能访问。
  • 方法级变量:就是在方法内部定义的变量,就是局部变量。
  • 块级变量:就是定义在一个块内部的变量,变量的生存周期就是这个块,出了这个块就消失了,比如 if、for 语句的块。块是指由大括号包围的代码,例如:
1
2
3
4
5
6
7
8
{
int age = 3;
String name = "www.yq1012.com";
// 正确,在块内部可以访问 age 和 name 变量
System.out.println( name + "已经" + age + "岁了");
}
// 错误,在块外部无法访问 age 和 name 变量
System.out.println( name + "已经" + age + "岁了");

说明:

  • 方法内部除了能访问方法级的变量,还可以访问类级和实例级的变量。
  • 块内部能够访问类级、实例级变量,如果块被包含在方法内部,它还可以访问方法级的变量。
  • 方法级和块级的变量必须被显示地初始化,否则不能访问。
    演示代码: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lic class Demo{
public static String name = "程序员"; // 类级变量
public int i; // 对象实例级变量
// 属性块,在类初始化属性时候运行
{
int j = 2;// 块级变量
}
public void test1() {
int j = 3; // 方法级变量
if(j == 3) {
int k = 5; // 块级变量
}
// 这里不能访问块级变量,块级变量只能在块内部访问
System.out.println("name=" + name + ", i=" + i + ", j=" + j)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// 不创建对象,直接通过类名访问类级变量
System.out.println(Demo.name);
// 创建对象并访问它的方法
Demo t = new Demo();
t.test1();
}
}

运行结果:

1
2
程序员
name=程序员, i=0, j=3

四、this关键字

this 关键字用来表示当前对象本身,或当前类的一个实例,通过 this 可以调用本对象的所有方法和属性。例如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public class Demo{
public int x = 10;
public int y = 15;
public void sum(){
// 通过 this 点取成员变量
int z = this.x + this.y;
System.out.println("x + y = " + z)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Demo obj = new Demo();
obj.sum();
}
}

运行结果:

1
x + y = 25

上面的程序中,obj 是 Demo 类的一个实例,this 与 obj 等价,执行 int z = this.x + this.y;,就相当于执行 int z = obj.x + obj.y;。

注意:this 只有在类实例化后才有意义。

4.1 使用this区分同名变量

成员变量与方法内部的变量重名时,希望在方法内部调用成员变量,怎么办呢?这时候只能使用this,例如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public class Demo {
public String name;
public int age;
//构造方法
Demo(String name, int age){
this.name = name;
this.age = age;
}
//普通方法
public void say(){
System.out.println("网站的名字是" + name + ",已经成立了" + age + "年");
}
//main方法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Demo obj = new Demo("程序员", 3);
obj.say();
}
}

运行结果:

1
网站的名字是程序员,已经成立了3年

形参的作用域是整个方法体,是局部变量。在Demo()中,形参和成员变量重名,如果不使用this,访问到的就是局部变量name和age,而不是成员变量。在 say() 中,我们没有使用 this,因为成员变量的作用域是整个实例,当然也可以加上 this:

Java 默认将所有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与 this 关联在一起,因此使用 this 在某些情况下是多余的。

4.2 作为方法名来初始化对象

也就是相当于调用本类的其它构造方法,它必须作为构造方法的第一句。示例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public class Demo{
public String name;
public int age;
public Demo(){
this("程序员", 3);
}
public Demo(String name, int age){
this.name = name;
this.age = age;
}
public void say(){
System.out.println("网站的名字是" + name + ",已经成立了" + age + "年")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Demo obj = new Demo();
obj.say();
}
}

运行结果:

1
网站的名字是程序员,已经成立了3年

值得注意的是:

  • 在构造方法中调用另一个构造方法,调用动作必须置于最起始的位置。
  • 不能在构造方法以外的任何方法内调用构造方法。
  • 在一个构造方法内只能调用一个构造方法。

上述代码涉及到方法重载,即Java允许出现多个同名方法,只要参数不同就可以。后续章节会讲解。

4.3 作为参数传递

需要在某些完全分离的类中调用一个方法,并将当前对象的一个引用作为参数传递时。例如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public class Demo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
B b = new B(new A());
}
}
class A{
public A(){
new B(this).print(); // 匿名对象
}
public void print(){
System.out.println("Hello from A!");
}
}
class B{
A a;
public B(A a){
this.a = a;
}
public void print() {
a.print();
System.out.println("Hello from B!");
}
}

运行结果:

1
2
Hello from A!
Hello from B!

匿名对象就是没有名字的对象。如果对象只使用一次,就可以作为匿名对象,代码中 new B(this).print(); 等价于 ( new B(this) ).print();,先通过 new B(this) 创建一个没有名字的对象,再调用它的方法。

五、方法重载

在Java中,同一个类中的多个方法可以有相同的名字,只要它们的参数列表不同就可以,这被称为方法重载(method overloading)。参数列表又叫参数签名,包括参数的类型、参数的个数和参数的顺序,只要有一个不同就叫做参数列表不同。

重载是面向对象的一个基本特性。

下面看一个详细的实例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public class Demo{
// 一个普通的方法,不带参数
void test(){
System.out.println("No parameters");
}
// 重载上面的方法,并且带了一个整型参数
void test(int a){
System.out.println("a: " + a);
}
// 重载上面的方法,并且带了两个参数
void test(int a,int b){
System.out.println("a and b: " + a + " " + b);
}
// 重载上面的方法,并且带了一个双精度参数
double test(double a){
System.out.println("double a: " + a);
return a*a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 args[]){
Demo obj= new Demo();
obj.test();
obj.test(2);
obj.test(2,3);
obj.test(2.0);
}
}

运行结果:

1
2
3
4
No parameters
a: 2
a and b: 2 3
double a: 2.0

通过上面的实例,读者可以看出,重载就是在一个类中,有相同的函数名称,但形参不同的函数。重载的结果,可以让一个程序段尽量减少代码和方法的种类。
说明:

  • 参数列表不同包括:个数不同、类型不同和顺序不同。
  • 仅仅参数变量名称不同是不可以的。
  • 跟成员方法一样,构造方法也可以重载。
  • 声明为final的方法不能被重载。
  • 声明为static的方法不能被重载,但是能够被再次声明。

方法的重载的规则:

  • 方法名称必须相同。
  • 参数列表必须不同(个数不同、或类型不同、参数排列顺序不同等)。
  • 方法的返回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。
  • 仅仅返回类型不同不足以成为方法的重载。

方法重载的实现:

  • 方法名称相同时,编译器会根据调用方法的参数个数、参数类型等去逐个匹配,以选择对应的方法,如果匹配失败,则编译器报错,这叫做重载分辨。

六、基本运行顺序

我们以下面的类来说明一个基本的 Java 类的运行顺序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public class Demo{
private String name;
private int age;
public Demo(){
name = "java学习";
age = 3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
Demo obj = new Demo();
System.out.println(obj.name + "的年龄是" + obj.age);
}
}

基本运行顺序是:

  • 先运行到第 9 行,这是程序的入口。
  • 然后运行到第 10 行,这里要 new 一个Demo,就要调用 Demo 的构造方法。
  • 就运行到第 5 行,注意:可能很多人觉得接下来就应该运行第 6 行了,错!初始化一个类,必须先初始化它的属性。
  • 因此运行到第 2 行,然后是第 3 行。
  • 属性初始化完过后,才回到构造方法,执行里面的代码,也就是第 6 行、第 7 行。
  • 然后是第8行,表示 new 一个Demo实例完成。
  • 然后回到 main 方法中执行第 11 行。
  • 然后是第 12 行,main方法执行完毕。

作为程序员,应该清楚程序的基本运行过程,否则糊里糊涂的,不利于编写代码,也不利于技术上的发展。

七、包装类、拆箱和装箱

虽然 Java 语言是典型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,但其中的八种基本数据类型并不支持面向对象编程,基本类型的数据不具备“对象”的特性——不携带属性、没有方法可调用。 沿用它们只是为了迎合人类根深蒂固的习惯,并的确能简单、有效地进行常规数据处理。这种借助于非面向对象技术的做法有时也会带来不便,比如引用类型数据均继承了 Object 类的特性,要转换为 String 类型(经常有这种需要)时只要简单调用 Object 类中定义的toString()即可,而基本数据类型转换为 String 类型则要麻烦得多。为解决此类问题 ,Java为每种基本数据类型分别设计了对应的类,称之为包装类(Wrapper Classes),也有教材称为外覆类或数据类型类。

基本数据类型 对应的包装类
byte Byte
short Short
int Integer
long Long
char Character
float Float
double Double
boolean Boolean

每个包装类的对象可以封装一个相应的基本类型的数据,并提供了其它一些有用的方法。包装类对象一经创建,其内容(所封装的基本类型数据值)不可改变。

基本类型和对应的包装类可以相互装换:

  • 由基本类型向对应的包装类转换称为装箱,例如把 int 包装成 Integer 类的对象;
  • 包装类向对应的基本类型转换称为拆箱,例如把 Integer 类的对象重新简化为 int。

7.1 包装类的应用

八个包装类的使用比较相似,下面是常见的应用场景。

  • 1)实现 int 和 Integer 的相互转换

可以通过 Integer 类的构造方法将 int 装箱,通过 Integer 类的 intValue 方法将 Integer 拆箱。例如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public class Demo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int m = 500;
Integer obj = new Integer(m); // 手动装箱
int n = obj.intValue(); // 手动拆箱
System.out.println("n = " + n);
Integer obj1 = new Integer(500);
System.out.println("obj 等价于 obj1?" + obj.equals(obj1));
}
}

运行结果:

1
2
n = 500
obj 等价于 obj1?true
  • 2)将字符串转换为整数

Integer 类有一个静态的 paseInt() 方法,可以将字符串转换为整数,语法为:

1
parseInt(String s, int radix);

s 为要转换的字符串,radix 为进制,可选,默认为十进制。

下面的代码将会告诉你什么样的字符串可以转换为整数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public class Demo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tring str[] = {"123", "123abc", "abc123", "abcxyz"};
for(String str1 : str){
try{
int m = Integer.parseInt(str1, 10);
System.out.println(str1 + " 可以转换为整数 " + m);
}catch(Exception e){
System.out.println(str1 + " 无法转换为整数");
}
}
}
}
1
2
3
4
123 可以转换为整数 123
123abc 无法转换为整数
abc123 无法转换为整数
abcxyz 无法转换为整数
  • 3)将整数转换为字符串

Integer 类有一个静态的 toString() 方法,可以将整数转换为字符串。例如:

1
2
3
4
5
6
7
public class Demo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int m = 500;
String s = Integer.toString(m);
System.out.println("s = " + s);
}
}

运行结果:

1
s = 500

7.2 自动拆箱和装箱

上面的例子都需要手动实例化一个包装类,称为手动拆箱装箱。Java 1.5(5.0) 之前必须手动拆箱装箱。

Java 1.5 之后可以自动拆箱装箱,也就是在进行基本数据类型和对应的包装类转换时,系统将自动进行,这将大大方便程序员的代码书写。例如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public class Demo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int m = 500;
Integer obj = m; // 自动装箱
int n = obj; // 自动拆箱
System.out.println("n = " + n);
Integer obj1 = 500;
System.out.println("obj 等价于 obj1?" + obj.equals(obj1));
}
}

运行结果:

1
2
n = 500
obj 等价于 obj1?true

自动拆箱装箱是常用的一个功能,需要重点掌握。

八、源文件的声明规则

当在一个源文件中定义多个类,并且还有import语句和package语句时,要特别注意这些规则:

  • 一个源文件中只能有一个public类。
  • 一个源文件可以有多个非public类。
  • 源文件的名称应该和public类的类名保持一致。例如:源文件中public类的类名是Employee,那么源文件应该命名为Employee.java。
  • 如果一个类定义在某个包中,那么package语句应该在源文件的首行。
  • 如果源文件包含import语句,那么应该放在package语句和类定义之间。如果没有package语句,那么import语句应该在源文件中最前面。
  • import语句和package语句对源文件中定义的所有类都有效。在同一源文件中,不能给不同的类不同的包声明。
  • 类有若干种访问级别,并且类也分不同的类型:抽象类和final类等。这些将在后续章节介绍。
  •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类型,Java还有一些特殊的类,如内部类、匿名类。

8.1 一个简单的例子

在该例子中,我们创建两个类 Employee 和 EmployeeTest,分别放在包 p1 和 p2 中。

Employee类有四个成员变量,分别是 name、age、designation和salary。该类显式声明了一个构造方法,该方法只有一个参数。

在Eclipse中,创建一个包,命名为 p1,在该包中创建一个类,命名为 Employee,将下面的代码复制到源文件中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package p1;
public class Employee{
String name;
int age;
String designation;
double salary;
// Employee 类的构造方法
public Employee(String name){
this.name = name;
}
// 设置age的值
public void empAge(int empAge){
age = empAge;
}
// 设置designation的值
public void empDesignation(String empDesig){
designation = empDesig;
}
// 设置salary的值
public void empSalary(double empSalary){
salary = empSalary;
}
// 输出信息
public void printEmployee(){
System.out.println("Name:"+ name );
System.out.println("Age:" + age );
System.out.println("Designation:" + designation );
System.out.println("Salary:" + salary);
}
}

程序都是从main方法开始执行。为了能运行这个程序,必须包含main方法并且创建一个对象。

下面给出EmployeeTest类,该类创建两个Employee对象,并调用方法设置变量的值。

在Eclipse中再创建一个包,命名为 p2,在该包中创建一个类,命名为 EmployeeTest,将下面的代码复制到源文件中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package p2;
import p1.*;
public class EmployeeTest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 args[]){
// 创建两个对象
Employee empOne = new Employee("James Smith");
Employee empTwo = new Employee("Mary Anne");
// 调用这两个对象的成员方法
empOne.empAge(26);
empOne.empDesignation("Senior Software Engineer");
empOne.empSalary(1000);
empOne.printEmployee();
empTwo.empAge(21);
empTwo.empDesignation("Software Engineer");
empTwo.empSalary(500);
empTwo.printEmployee();
}
}

编译并运行 EmployeeTest 类,可以看到如下的输出结果:

1
2
3
4
5
6
7
8
Name:James Smith
Age:26
Designation:Senior Software Engineer
Salary:1000.0
Name:Mary Anne
Age:21
Designation:Software Engineer
Salary:500.0


应统联盟


连接十万名应统专业同学


阿药算法


打通算法面试任督二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