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方面,存在主义试图用对存在本身的研究替代传统哲学对存在者的研究,在这个意义上说是抽象的。但是同时它又是富有生命情感的,只要我们深深的热爱自己的生命,不断地对自己的生命能够提出发问,感受自己生命经历中的一切,你就会觉得,存在主义是非常的有吸引力的,而且是跟你的生命是密切相关的
我刚才讲,这个关于语言的问题是海德格尔在谈到诠释学以后,开始进一步去展开的。所以他反复的讲“语言是存在的家”,他经常不断的去引用,运用语言运用到非常惟妙惟肖的高度的,这样一些著名的诗人的语言来说明。我这里在192页,引用了海德格尔对瑞士诗人格奥尔格•特拉克尔,Georg Trakl,这是1887年到1914年的一位诗人。他写了一首诗,题目叫做《一个冬天的夜晚》。我想从头到尾地念一下这首诗。
《一个冬天的夜晚》
正当雪花临窗
教堂晚钟长久回响。
千家万户摆好餐桌
家庭供应丰盛得当。
不只一个人还在旅程
经茫茫道途终临家门。
金果硕硕神恩之树,
屹立大地郁郁葱葱。
游子安详入室,
心情之哀痛使门槛顿时僵直。
一道金光闪耀
餐桌上摆设着面包和美酒。
这首诗非常深刻的,为什么?一方面这首诗用的诗的语言,把人生在世的那种曲折的历程,以及一个人怎么样经受了各种生活的煎熬、各种痛苦和快乐,然后最后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,在圣诞节的前夕,好不容易回到了久别的故乡,来到自己的家。这说明什么,感受到人生在世就是一种永远在旅途中游荡和飘荡的、反复不定的、充满着烦和忧虑的生活历程。这个生活历程就好像把人从自己的家给抛出去,然后在世界上经历了动荡波折以后,又到晚年把握了生命的要旨,然后要回到自己的家了,感受到原来生活就是如此。
这首诗就是以这样一种题目,来表达人生在世是怎么样通过自己的艰苦的经历,然后通过语言的表述,来说明“语言是存在的家”。你如果说往事有感想,但是找不着语言来说出来。那不行的,最后还是懵懵懂懂的。所以这点是海德格尔特别强调说,你要生活有意义,就应该像诗人那样生活在世界上。这就意味着必须要,一方面要对生活、对世界、对存在有一个深刻的把握,但另一方面又要学会通过语言去把握这个世界。这两个是同时存在的,同时必须要下功夫的。
所以海德格尔在晚年的时候,特别一再的感受到,一再的表示,他对他出生的故乡的怀念。他认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爱,他那种乡愁是他一生中,进行哲学思维的一个永远无止境的动力。他认为家乡给他生命的一个开端,家乡的父老兄弟给予他的各种各样,对他的关切和关注。
所以他特别强调说,在这个意义上说,哲学就是不断的回到原来的出发点,回到我当初出发的老家那边。而这个老家里面,给他感受最深的是老家的父老兄弟所说的语言,他说。那个语言是最亲切的。当我回到我的老家去,听到我老家的那个人讲的话,土话和方言的时候,我突然感受到一种非常的情感,感受到世界原来如此。正是在父老兄弟们,最早的时候自己所接受的母语的训练中,就已经包含着他此后一系列的对生命、对存在的理解,它的种子和芽,发芽的芽。
所以他特别重视这个,一再强调哲学就是要不断地回来,不断的跟原来的出发点进行对话。而且也特别提到,哲学在本质上就是感谢,就是回答所有的养育他成长,给予他营养,给予他精神启发的老师、故乡、父老兄弟的一种感谢、一种对话。
那么我想,关于存在主义这样一个东西,我在这里要特别强调说,一方面,存在主义是很抽象的。由于它试图扭转整个哲学研究的方向,把对存在的问题,把它提到本体论的高度。而且等于是把用传统哲学对存在者的研究把它代替,把它替代、改换成为对存在本身的研究,在这个意义上说是很难理解的。
但是同时它又是特别富有生命的情感的,是一个只要我们去深深的热爱我们自己的生命,只要我们不断地对自己的生命能够提出发问,不断地感受到自己生命经历中的一切一切,大大小小,从大的到最细的部分,到你的每时每刻所发生的脉搏的跳动的感受,很深地去理解的话,你就会觉得,存在主义是非常的有吸引力的,而且是跟你的生命是密切相关的。
而且人在存在的路上,在存在于世界上的路上,难免进入到危险的境界,他说。有很多风险,甚至会犯错误,会走在存在的错道上去。但是你真正的对存在,对自己的存在很关切的人,他才能够通过不断的反思。慢慢的,最后就好像前面所念的特拉克尔的诗歌《一个冬天的夜晚》所说的,一个流浪者到最后经过了千辛万苦,最后回到了家,也就是说回到了存在本身,把握了存在的奥秘,这样是不容易的。所以人生本质上是流浪的。